是的
過了好一段日子之後總算是要來打第二篇了
鄭博士等到都快抓狂的說(茶)
我現在只能憑著感覺來寫
上回沒看的可按《那天,與風的對話(一)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話說時間很快,還記得當日初登新竹,步出車站在中華路上,那時飄著小雨,路上滿是行色匆匆的人們,車站前司空見慣的場景,而我們三人中有人是歸人有人是過客,五光十色的百貨公司矗立眼前,是個高中生熙攘的地方,儘管身上的制服迥異,但追求流行時尚的心卻是如出一轍。這與高雄車站意象是相當不同的,畢竟車站前沒有百貨,商業活絡度、民眾的停留時間都有著很大的差別呢。
繼前篇所提,我們再走過新竹之心、市政府之後,腳步並沒有停下來,因為充實的人生時間總是不夠用,沒錯!景點太多,我們要Keep Going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換個場景,換種心情,穿過北大路,沿著北門街走下去,這條羊腸小徑藏著百年的歷史,見證著新竹的發展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主祀媽祖的長和宮,此宮的起源可溯至乾隆年間,當時竹塹地區的對外貿易多倚賴著北門城外的河港─竹塹港,附近的船隻交通來往頻繁,商務發達盛極一時,船商互相組成「船頭行會」的組織(亦稱水郊會),而此宮廟正是由這個組織所建的,而一旁的水仙宮也是由同一組織所增建。延續百年的香火,儘管在皇民化運動的嚴厲考驗下,依舊不曾中斷,信仰之虔誠可見一斑。(註:長和宮因位於城門外,故又稱外媽祖,而內媽祖則在今日的內媽祖廟。)
鄭氏家廟
再往下走,變是名氣很大的開台進士第了,即是開臺進士─鄭用錫的宅第(按:鄭用錫字在平,號祉亭,生於乾隆五十三年(1788年),1823年中進士,是第一個"以台灣本籍"赴京考中的進士,故人稱「開臺進士」,中進士之後他以家中雙親尚健在待奉養為理由,辭去仕途風光地回到竹塹。並於道光六年(1826年)他奏請建城,奉准後,並負責統籌。),鄭用錫後為自己建構一棟院落及今日的進士第,當日規模比今日大許多,然戰火摧殘只剩下今日模樣。而一旁還有著鄭氏家廟,保存較進士第良好,但此處平時並不對外開放,畢竟是人家的家廟,不過鄭導遊說都城隍遶境好像會在此地停留,真的是很大的面子呀!新竹的發展與鄭用錫有著密不可分關係,想要探究竹塹過往,豈能不來此處呢?走在北門街上,想到過去此地熱鬧非凡的榮景,今日顯得格外的靜謐,有如置身烏衣巷,頗有舊時王謝之感。
拐幾個彎,隨著鄭導遊的腳步,到了見證新竹開發史的新竹第一街(暗街仔),接著參訪關帝廟、內媽祖廟,吃了 一下內媽祖肉圓,然後到了讓人見到就會有淡淡的憂傷的節孝坊,新竹有三個節孝坊而我們去看的是楊氏的(另外兩個分別為張氏與蘇氏),建於1824年的楊氏節孝坊是新竹是現存最古老的牌坊,導遊說是台灣牌坊四柱三層三間的典範唷,有關牌坊詳細資料、比較,請洽詢鄭博士所作的新竹市牌坊研究。看到節孝坊就覺得古代女人的悲哀,平凡的女子能夠歷史留名的方式竟是需要如此大的犧牲,以楊氏為例24歲就守寡,真的很可憐,立個牌坊歌頌這種節操,實在是女權不彰的最佳顯例。
前回不是說過市議會前的石獅來自潛園嘛,沒錯!我們要去尋找清朝北台灣淡水廳治內的二大名園之一 的潛園所在地,潛園建於清道光二十九年(1849),是地方名士林占梅所建之私人花園別墅,文人雅士不時於此或飲酒,或抒己見,文氣頗於一時。可惜日據時代荒廢又逢道路改正,道路穿越其中,如今僅藏存於民宅之間,破敗的景象令人不勝唏噓。
新竹都城隍廟,與廟前的攤販緊密的連結在一起,祀奉著全台灣位階最高的都城隍,至於為何是都城隍請參詳鄭博士所著的「新竹都城隍探源」,廟裡范謝將軍立於兩旁,而二十四司也是列於兩側,裡面氣氛以威嚇森嚴為主,亦有嚇阻人們作姦犯科之意,高掛於樑上的大算盤兩邊題著「幾合代數留今古,乘法歸除定是非。」,說明是非善惡皆會被計算清楚,彰顯公正無私。再參拜完城隍後,便於廟前大啖新竹美食囉XD,米粉、貢丸湯自然少不了。
十八尖山上,竹中學生奔馳其中的身影,是鄭導遊難以忘懷,也是他口中的竹中精神,山上舉辦著某個花季之類的活動,卻都是大老遠用來的花花草草,說實在的這樣還滿瞎的,畢竟是失真了,做觀光(臺灣人的作法)不免如此因此也不用太挑剔,散布於山中的石觀音守護著這塊土地,這片竹中的後花園,這倒是個清幽的環境。
。。。。。。
告別,新竹車站
那天,我們與風的對話
因此,有了一段有趣的回憶
全文畢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P.S 鄭同學
北埔的金廣福公館風景戳已經啟用了!!!
快去蓋呀(伸)
- Jul 05 Sun 2009 23:57
那天,與風的對話(二)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